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公告

【48812】青岛即墨:“太阳能小镇”的幸福生活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4-06-01 20:24:10

2024-06-01

“这多好,用电不花钱,太阳还能帮咱挣钱,这事放在曾经想都不敢想啊!”5月3日,山东青岛 ...

  “这多好,用电不花钱,太阳还能帮咱挣钱,这事放在曾经想都不敢想啊!”5月3日,山东青岛即墨市大信镇梁家荒村乡民范秀江站在家门口,指着自家房顶笑得合不拢嘴。当天,由政府出资在范秀江家的平房房顶上装置了4块250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这也是梁家荒村给乡民装置的第74套太阳能光伏发电体系。

  大信镇是即墨市选用企业主导、政府扶持方法建造的“太阳能小镇”,当地政府联合青岛兴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大信镇建造了近700亩的工业园和9000多亩的太阳能生态农业演示基地,现在每年的发电总量已达2.2亿度,可供7万多个家庭一年用电。“太阳能小镇”不只源源不断地发明着绿色动力,还直接带动了当地农人出产方法、工作方法的转型。

  “每天均匀发电4度,一年均匀发电1460度,基本能满意日常用电需求。”范秀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后家里用电能够敞开了,我看好了一个6000多块钱的双开门冰箱,明日就去买回来。”

  范秀江家里装了两块电表,一块电表和一般居民家相同,一头连着家里的供电线路,一头连着国家电网,它记录着这户家庭的用电量;另一块电表连着房顶,太阳能宣布的电,通过这块电表流向国家电网。

  61岁的乡民李爱青也拿出了家中的账本,到2016年3月,李爱青家使用太阳能共发电634度,家中用电344度,剩下的291度电悉数并入国家电网,收入归装置设备和保护的企业全部。

  房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让梁家荒村的乡民尝到了“太阳”的甜头,不只日常用电不花钱,并且用不了的电还可输送到国家电网。

  在大信镇的华盛太阳能农庄,记者看到了一排排的光伏农业大棚,与一般的砖结构大棚不同,这些大棚为钢结构,棚顶不是塑料膜,而是光伏发电板,棚底栽培着各种农作物,只需有太阳,棚顶就动力源不断地发电,不只满意棚内照明、灌溉等需求,剩下电量还能并入国家电网发生收益。

  “在庄稼地里盖光伏大棚,不耽搁种庄稼,又能发电,一地两用!”2011年,乡民巩爱玲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后便进入华盛太阳能农庄办理大棚内的农作物,成为一名农业工人。现在她每个月都有两份收入:土地流转给企业发生的安稳地租;在企业打工所得的薪酬性收入,每月均匀收入3000多元。在太阳能农庄,像巩爱玲这样因而获益的农业工人有2700多人。

  “棚顶发电,棚内开展现代有机农业,使光伏发电额定占用土地资源成为前史,不只提高了传统日光温室的土地使用率,还处理了传统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华盛孵化器创业导师王海玉对记者说。

  “我刚刚又承揽了三个大棚,预备大干一番。”在华盛太阳能农庄,61岁的孙允堂在自己承揽的菜园子里一边搓着湿润的泥土一边和记者谈天,孙允堂说,他最近有了一个时尚的称谓,叫“农业创客”。

  走进“孙大爷的菜园”,向阳的一侧栽培着七八种绿叶菜,以背向阴的一侧饲养着香菇,棚顶中心安顿的晶体硅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负担着大棚的农业物联网溯源、远红外加热、光伏组件调光、雾化微喷灌溉等全部现代化功用。现在,孙允堂一年的纯收入近8万元,他在自己创业的一起,还雇了邻近村庄的8个乡民。

  “培养像孙允堂这样的农业创客,是咱们完成精准扶贫的方法之一。”王海玉说,孙允堂根据公司订单栽培出产各种农产品,承当田间作业、出产用工办理和费用管控等职责,公司统一管控种子、肥料和用药,并提供栽培技能和办理辅导,最重要的是,公司在商场端使用渠道优势和营销手法处理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出售问题。“孙大爷没有农产品滞销的后顾之虑,公司又节省了很多的隐性本钱,这是真实的双赢。”王海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