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程案例

江苏徐州:“房顶银行”助力“赤色老村”走上“阳光”致富路

来源:工程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08 18:06:22

2025-10-08

“现在的日子真是今非昔比,咱们农人也能过上让城里人仰慕的日子。”站在自家两层小楼前,看 ...

  “现在的日子真是今非昔比,咱们农人也能过上让城里人仰慕的日子。”站在自家两层小楼前,看着房顶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贾汪区江庄镇竹园村乡民王道洲满脸笑意,目光中充溢了对日子的满意,“自从安装了房顶光伏发电站,家里用电根本不花钱,剩余的电量还能并入电网,每月还能有1200多元的收入。”

  竹园村,位于江庄镇西部,面积3.2平方公里,虽不大却充溢魅力。这儿距京台高速贾汪出入口直线公里,京台高速、徐州市大外环、徐贾快速通道穿境而过,交通非常快捷。下辖的耿竹园村、崔竹园村、小竹园村3个自然村,住着近1600名乡民,他们在这儿书写着归于自己的故事。

  近来,记者走进竹园村,首要映入眼帘的是规整有序的村容村貌,绿树盘绕、竹林婆娑,一幅田园美景。但是,在这安静夸姣的背面,曾有着一段血与火交错的烽烟年月。

  时针拨回到1939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竹园村成为抗战的前沿阵地,书写了一幕幕血与火交错的壮烈华章。

  本年75岁的竹园村乡民崔传明是听着父辈们叙述竹园村赤色故事长大的。“当年,运河大队警卫连受命来到竹园村一带活动,日本兵如暗夜中的毒蛇,悄然从韩庄据点动身,乘火车至三张茂车站,再步行奔袭而来。”崔传明叙述道。

  一日清晨,天色未明。崔竹园村东头,放哨的班长李凤山瞪大了眼睛,紧紧盯着那队逐渐迫临的日本兵身影。他心跳加快,来不及多想,回身便跑去向连排干部报信。运河大队领导抓住机遇,兵士们敏捷撤出村子,隐入村东头的沟壑之下,像埋伏的猎豹,静静等候机遇。

  天空轻轻泛白,日本兵踏上了东边小径。此刻,保长崔兴智正好从耿竹园村回来,却被日本兵拦住。“邻近有没有运河大队?”日本兵大声盘查。崔兴智神色安静,坚定地摇头:“不知道。”瞬间,拳脚如骤雨般落在他身上。沟底的兵士们看着这一幕,胸膛剧烈崎岖,愤恨在心中焚烧。

  “砰!”一声洪亮的枪响,打破了清晨的安静。沟底的兵士再也按捺不住,子弹吼叫着射向日本兵。枪声便是指令,驻耿竹园村的兵士们闻声而动,如猛虎下山般飞速赶来援助。日本兵敏捷架起机枪,密布的火舌喷发而出,我方阵地瞬间被硝烟笼罩。

  面临敌强我弱的形势,警卫连决议搬运。连长王洪洲与排长王洪酬挺身而出,大声喊道:“你们快撤,咱们断后!”他们以坟茔为掩体,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块砸,终究背靠着背,如两座高耸的山峰,耸峙在坟茔之间。终究,枪声渐息,他们用生命为战友们铺就了一条安全之路。

  现在,散步在竹园村,阳光洒满小路,谁能想到,脚下的土地曾浸透了勇士们的鲜血。王洪洲、王洪酬等勇士的勇敢业绩,好像永存的丰碑,铭刻在竹园村的前史长河中,而崔兴智那声“不知道”,更是显示了竹园村公民不平的脊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竹园村,有着唐诗中描绘的画中有诗,也有着现代化的快捷日子。

  近年来,该村“两委”以创立特征田园村庄和国家3A级景区——卧龙泉生态园为依托,全力打造村景交融片区,推进农文旅开展。

  在竹园村,规整的村容让人眼前一亮。房前屋后,乱堆乱放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规整的院子和绿植。村中休闲广场边的一口古井已有300多年的前史。十几年前,村里没改吃自来水的时分,还都靠这口井吃水,大部分乡民至今还对这儿的井水浮光掠影。现在,这口古井在该村人居环境归纳整治中,被很好地维护了起来。“这是一处很好的文明印记,承载着咱们乡民的脉脉乡愁。”贾汪区江庄镇竹园村党支部书记崔永胜说。

  竹园村紧邻426省道,是江庄镇农文旅交融板块的核心区。依托丰厚的农文旅资源,村里还首先打造了典范作业室。“咱们致力于将作业室打造成集好人发掘、互动沟通等为一体的渠道。”崔永胜介绍。

  走进竹园村典范作业室,“竹韵‘三情’作业法”分外有目共睹。这儿设有服务驿站、业绩展现等功能区,成为了典范们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2023年头成立了好典范自愿服务队,9名自愿者活泼在景区和村里,为游客和乡民供给服务,传递着温暖与爱心。

  紧邻竹园村的卧龙泉生态园,以赤色文明和军事体裁为主,每年都吸引着很多游客。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是全国仅有一座反映苏鲁鸿沟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抗战史实的大型专题纪念馆。馆西侧广场上,9.3米高的运河支队抗日勇士纪念碑庄严肃穆,19.39米长的英豪墙铭记取勇士们的英名,似乎在诉说着当年的勇敢与悲凉。

  自2018年施行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以来,竹园村累计投入1300余万元,强弱电改造入地,路途硬化平坦,房子立面面目一新,村口门楼古拙高雅,路旁边水渠清澈见底,文明广场热闹非凡。“曾经村里都是泥泞土路,臭水塘蚊虫乱飞,现在全变样了,我们的心劲儿也渐渐变得高了。”该村乡民于自兰笑着说。

  竹园村的开展,不只让乡民日子充足,也让村集体经济日益壮大。村里有两个光伏发电站,荒地、厂房等对外租借,还入股卧龙泉生态园。2024年,村集体经济打破60万元。

  现在,竹园村2500多亩土地,已流通80%以上。乡民们既有土地流通收入、分红收入,又能在家门口作业。钩织作业室供给了30余个作业机会,宠物用品加工厂将于本年10月份正式投产,估计带动30余名乡民在家门口完成作业。外出的能人也纷繁回乡创业,为家乡开展添砖加瓦。

  保证民生,完善基础设施,是竹园村开展的重中之重。出资7万元改造便民服务站,出资10万元提高崔竹园自然村。硬化路途、撤除危房、新建公厕,一项项民生工程,让竹园村焕宣布生气勃勃。

  凭借着不懈的尽力,竹园村党支部获评“贾汪区先进底层党安排”, 竹园村获评“江苏省生态村”等多项荣誉。

  本年7月18日,徐州市贾汪区委安排部举行推进赤色村安排复兴建造赤色美丽村庄作业发动布置会,理解精确地提出要把竹园村打造成为集赤色研学、党校教育于一体的赤色研学体会地、兼具田园风光与乡土风情的田园日子样板区,以及安排有力、管理有用的党建引领示范村,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抓党建促村庄复兴提质增效,以赤色精力的代代相传,继续激起大众建造夸姣家乡的内生动力,让赤色精力在新时代村庄复兴实践中勃发新的生机与生机。

  从烽烟年月中走来,竹园村带着前史的厚重与荣光,在新时代的阳光下,正绽放着新的生机与魅力,沿着村庄复兴的路途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