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在海上一边养鱼一边发电_“水里养鱼,水上发电”这两地为何入选国家级试点?事件在热度非常高,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中国在海上一边养鱼一边发电_“水里养鱼,水上发电”这两地为何入选国家级试点?事件的所有相关联的内容,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情况,请持续关注本站!
交汇点讯 近期,国家能源局官网公布了全国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江苏省共有59个试点县(市、区)入选。依照方案,这些纳入试点的地区将大力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借助光伏产业改善能源结构、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并促进地方区域率先实现“双碳”目标。
位于江苏省北部的连云港市灌南县和赣榆区成功入选国家级试点地区。这两地为何能在众多地区中脱颖而出成为试点?目前当地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如何?下一步又将怎样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前往连云港市两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连云港市发改委负责的人介绍:“灌南县和赣榆区能入选主要得益于三大‘法宝’:丰富的光伏建设经验、良好的光伏产业基础以及优越的光照条件。”
9月底,记者来到连云港市灌南县百禄镇光伏产业区,映入眼帘的是大片整齐排列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照射下显得蔚为壮观。灌南县发改委副主任王泉表示:“灌南县日照时间比较久,大气透明度较好,辐射强度较高,年日照时数在2145.9小时到2507.7小时之间,日均太阳辐射量为13.35MJ(兆焦耳)每平方米,光资源丰富,属于我国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他进一步介绍,灌南县在前期已实施了多个光伏项目,例如宏耀环保17MW农光互补项目和林洋百禄94.5MW渔光互补项目等。
此外,百禄镇副镇长魏建补充道:“早在2017年,我们投入220万元开展了光伏扶贫项目,在奥恒制衣厂屋顶铺设了约2600平方米的光伏电板。如今,这一个项目每年至少为镇里带来20万元收益。”王泉还透露,截至目前,县政府已与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开发意向,并完成了框架协议书的拟定,近期将签署正式协议。“按照计划,今年将安装20MW,明后两年将全速推进,预计2022年建设300MW,2023年建设330MW。”
同样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光伏产业景象也出现在赣榆区墩尚镇光伏园区。记者到达墩尚镇特色光伏基地——“鱼光互补”光伏电站时,正值鱼塘喂食时间。从岸边可以清晰看到,水面下的鱼群争抢食物,溅起阵阵水花。赣榆区发改委副主任程德武介绍道:“渔光互补项目将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在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发电,下方水域发展金梭鱼等特种水产养殖,既环保又实用,实现了对资源的综合利用。”
墩尚镇副镇长韦军余详细的介绍了项目的效益:“这个渔光互补项目占地1500亩,年发电量约7500万度,盛产金梭鱼1000吨。”他还算了两笔账:“从生态角度来看,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8万吨;从经济效益来看,项目年发电收入约5000万元,加上金梭鱼收入1000万元,远高于之前单纯养殖金梭鱼带来的1500万元收益。”
对于未来的规划,程德武表示,赣榆区将成立整县(区)推进户用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统筹协调试点相关工作。同时,他们还将强化考核考评机制,将光伏整县推进项目纳入对镇(园区)及相关单位的工作考核内容,确保各相关单位严格按照标准全力推进。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理的中国在海上一边养鱼一边发电_“水里养鱼,水上发电”这两地为何入选国家级试点?全部信息,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后续或相关联的内容,请关注多特软件站,持续更新给大家带来最新消息!
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多特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