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研究 城市产业最优解:找到“非你不可”的优势
来源:媒体公告 发布时间:2025-07-08 05:22:502025-07-08
当各地争相布局热门产业时,如何避免“跟风招商”陷阱?本文依托清华同衡产业大脑2.0的产 ...
当各地争相布局热门产业时,如何避免“跟风招商”陷阱?本文依托清华同衡产业大脑2.0的产业画像及产业链图功能,深度解析如何运用数智化工具帮助城市判断其所在细分产业领域的真实竞争力。通过一正一反两个城市的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揭示地方因地制宜选择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的重要性,助力政府精准找到“非你不可”的优势产业赛道。
在各地政府争相布局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热门产业的浪潮中,一个隐忧逐渐浮现:大量城市因盲目追逐风口产业,忽视自身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陷入产业落地适应性难以及刚投产就面临产能过剩的恶性循环。产业招商的本质,不是追逐“最热”,而是匹配“最优”。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挖掘城市的“产业基因密码”——通过多维度的产业画像,精准识别城市在细分产业领域的真实竞争力。
光伏狂潮下“硅片神线年,新余市为摆脱“一钢独大”的产业体系,启动光伏产业转型计划——举全市之力扶持光伏企业赛维LDK。政府通过提供产业扶持资金、协调技术人才引进及能源保障等配套措施,着力推动这座传统工业城市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升级。在行业发展上升期,赛维快速扩张产能,但受2011年全球光伏市场剧烈波动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影响,赛维订单断崖式下跌,债务黑洞高达271亿元,对地方经济提高速度产生显著影响。
根据清华同衡产业大脑2.0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06年,新余市制造业优势方向主要以稀土金属冶炼、陶瓷、木质家具、有色金属合金等依托本地资源禀赋的行业方向为主,而光伏产业所属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在新余几乎不存在基础。从产业配套上看,新余缺乏硅片生产所需的高纯度石英砂资源,电力成本高于行业均值,关键原材料依赖跨省采购,叠加内陆物流劣势,成本失控成为必然。这场转型教训,成为中国光伏产业盲目激进扩张的典型案例。
另一方面,聚焦培育新优势,凭借技术积累打造锂电全产业链,依托赣锋锂业突破提纯技术瓶颈,使锂盐产能占全球近30%,并延伸至固态电池、储能系统等终端应用领域。在数字化的经济赛道,新余建设数字化的经济产业园,引入京东、华为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培育本地千万级营收企业,沃格光电自主研发柔性显示模组超薄玻璃切割技术打破国际垄断。通过系统性重塑产业格局,2024年新余GDP达1142.52亿元,形成钢铁、新能源、数字化的经济三足鼎立的产业新格局,实现了从“孤注一掷”到“多点开花”的蝶变。
世界修船看中国,中国修船看舟山。作为国际最大船舶修理改装基地,2024年,舟山修船业以“绿色智造+高端突围”双轮驱动,交出震撼全球的成绩单——修船量占全球20%以上,产值突破350亿元,稳坐“世界修船之都”宝座。
舟山的绿色转型始于一场在原有发展优势基础上进行的“壮士断腕”式自我革命。2018年,舟山率先发布全国首个《绿色修船规范》,关停32家落后船企,并砸下真金白银将技改补贴提升至15%,推动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光伏船坞等颠覆性技术落地。更硬核的是,舟山首创“绿色修船国际认证联盟”,将中国标准推向全球。这场绿色革命,让舟山从“跟跑者”蜕变为规则制定者。
面对全球修船业的红海竞争,舟山政府坚持“靶向招商”,聚焦高端赛道,以“以商招商”模式精准破局。借中远海运重工承接全球首艘15.4万吨穿梭油轮的契机,吸引马士基、达飞等航运巨头将舟山定为亚太加注中心。如今,舟山手持订单排至2028年,高端修船占比飙升10%,用“市场换技术”的战略让韩国同行直呼“压力山大”。
通过整合城市产业体系、企业特征、投资联系、资源禀赋、政策环境等多项指标,利用产业图谱和AI算法,构建地方产业优势度评估模型,迅速了解城市特定产业的发展优势。
通过梳理先进制造、战略新兴、绿色低碳等不相同的领域与产业方向的产业链图,通过产业链全景扫描,展现地方在各条产业链环节上的优劣势情况,从而直击产业链配套断层、技术卡点与供应链风险,提供“强链补链”的关键抓手。
清华同衡产业大脑2.0不仅提供了近50亿条产业数据的查询和展示工具,更是在助力地方重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
引导地方从“追逐风口”转向“培育土壤”,从“政策比拼”升级为“生态竞争”。当一座城市能清晰回答“我是谁?”“我擅长什么产业?”“我要说明产业?”的时候,便能跳出盲目内卷的怪圈,在产业变革中找到无法替代的主场优势。免费试用10大重点产业链招商模块
清华同衡技术创新中心以技术和创新为引领,利用大数据及智能分析技术,开展城乡发展新技术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