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祝魏玮)经英国皇家学会提议,中英太阳能高层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研讨会由中科院国际协作局与高技能展开局主办,中科院电工研讨所承办,我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Lorna Casselton以及中英两边30多位科学家出席会议。
2006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出产能力到达了380MW,产值位居国际第三。2007年,我国硅资料的出产能力到达100吨,太阳能电池的出产能力到达了800MW~1000MW。
“未来2~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出产能力有或许替代欧洲和日本,变成全球第一大出产国。”中科院电工研讨所研讨员王文静在承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他一起也表明:“但我国太阳能电池的市场规模并不大,现在我国太阳能电池的使用需求仅为10MW~20MW,太阳能电池造价高是最重要的约束要素。而我国没有给予太阳能发电以优惠补助方针。”
该所另一位研讨员许洪华也表明:“价格和功率仍是约束太阳能展开的最重要的要素,但太阳能仍是仅有可认为全人类使用的可再次出产的动力,这也是全球科学家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
王文静表明:“现在,现已大规模产业化的太阳能电池首要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这种电池造价贵重。跟着低成本的需求扩展,薄膜太阳能电池逐步浮出水面,这种电池造价较低,仅为晶体硅电池的1/3~1/2,可是因为技能约束,这种电池的功率现在不是很高。在本次论坛上,中英专家评论的课题之一便是怎么样进步这种电池的功率。一旦完成这一方针,太阳能电池的造价将大幅度的下降。”
两边就21世纪全球面对的两大难题动力危机和环境问题达到一致:展开太阳能已成为燃眉之急。王文静说:“本年南边的特大雪灾使会集供电的电网一度呈现一些显着的反常问题,这也使电力动力安全成为首要议题,分布式供电研讨也提上议程。而太阳能供电正是分布式供电的一种挑选。”
会议主席团也表明:为期两天的论坛旨在为中英专家供给一个高层渠道,了解和沟通中英两国在太阳能使用方面的科技展开方针、关键技能、促进太阳能展开的相关办法、有必定的问题以及未来的科技路线图,充沛的发挥我国科学院相关研讨地点太阳能研讨领域内的归纳优势,按部就班地奠定与英国展开实质性协作的根底。